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志愿 > 文章正文
 
文科生高考报考理科学校的三大优势
2007-5-3 14:56:00 来源:2exam.com整理 【字体:小 大】

  来源:《高考金刊》杂志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很多高考成绩不是特别“出类拔萃”的考生会碰上“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即名牌大学上不了,进一般大学又心有不甘。从实力上讲,他们离心中的象牙塔还有一定差距,一般情况下只能“低就”了。但《金刊》提醒你,如果在填报志愿前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仔细研究历年录取分数线,还是满可以投“机”取“巧”上好大学甚至名牌大学的。

  - 《金刊》论“道”

  刚刚获得2007年奥斯卡大奖的好莱坞大片《无间道风云》,乃至前些年风靡一时的香港电影《无间道》系列,相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间道》讲的是两个身份混乱的男人,他们分别为警方和黑社会的卧底。现在他们决心要离开这个不辨是非的处境,离开无间地狱,寻回自己。说起填报志愿,我倒觉得文科和理科有点酷似《无间道》中的那两个“男人”,有时候泾渭分明,有时候又不分彼此。今天我们就来个填报志愿版的《无间道》——文理“无间道”。此话怎讲?且听下面分解。

  一般来说,文科生选报文科类院校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因为无论是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还是在校园风气、文化氛围上,都给文科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拳脚、得天独厚的“大舞台”。但问君可知否:很多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尤其是名牌大学这些年为了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精英人才,纷纷向综合性方向发展。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近几年相继成立了人文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经贸关系学院、媒体技术与数字系等文科类或文理兼收的学院,学校对这些学院实行超常规发展政策,从人才引进、资金投入等方面一路绿灯,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此外,一般理工类院校为了扩大生源、提高知名度也争先恐后地上马文科专业。

  文科生尤其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考生,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可以不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将目光仅仅停留在综合性院校或文科类院校身上了,而应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选报理工类院校,不失为一条“曲线救国”的妙计。那文科生选报理工类院校都有哪些优势呢?

  一、录取优势

  一般而言,同一批次院校招收文科生时,理工类院校投档线普遍低于文史类或综合类院校。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2006年在河北省的文科调档分数线是581分,(重点线561分),比北京大学的628分低了整整47分。而且,为了吸引生源,有的理工类院校还为文科生报考提供优惠政策,如文理兼收专业中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文科生,在文科专业中优先录取女生等(几乎所有的理工科大学男女比例都严重失调)。

  - 《金刊》访谈 受访者:张 敏

  现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专业

  我于2006年参加了河北省高考。当时,我的成绩在河北省某省属重点中学280个文科生中排名30名左右。按照历年录取分数线,老班估计我的成绩应该处于上辽宁大学或南京师范大学。(老班的估计绝对正确,后来和我成绩差不多的同学全都进了这两所学校,这是后话了。)但鉴于这两所学校不是我心中的“名牌”,我就下定决心“另辟蹊径”,实现我的名牌大学梦,在历年的高考分数线中搜索跟辽宁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同一个分数档次的著名高校,最后找到我现在就读的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她不仅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还是国家重点投资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前9所院校之一,其名声肯定比辽宁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响。学校的文科专业不多,但都很有实力,在河北省的录取分也不是很高。

  二、专业优势

  也许你会担心在理工类院校学文的前途问题,虽然,相比北大、浙大这些综合性大学来说,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专业虽然被她强大的工科优势淹没了,但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好多名校的文科专业还是有优势的。虽然开设的专业不多,但依托学校的名气和地位,许多专业一上马便“出手不凡”,不仅包揽各地名师,还积极申请硕士点、博士点,为进一步深造提供了方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专业更强调实际操作能力,这无疑为将来择业增加了竞争的砝码。

  - 《金刊》访谈 受访者:李 龙

  现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专业

  当初填报志愿时,我还曾为看到《中国大学100强》里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6.80分的得分而犹豫不决,但当我从网上了解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在全国高校一级学科排名中处于TOP5的地位时,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虽然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学无法和人大、

复旦相媲美,但我已感受到了科大是一片成长的沃土,在科大不乏人文传统和历史底蕴,在科大学新闻学一定会有所成就。

 [1] [2] [3] [下一页]

  三、校风优势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时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以鲁迅、胡适这些“文科大家”为代表的北京大学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而冲在潮流最前面的就是北大的那些文科学长们。的确,文科生一般都思想开放、见解独到、伶牙俐齿、能写会画、善于表达、精于沟通,敢于同“陌生人说话”。同时,由于感性思维较强,知识面覆盖广,博古通今,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普遍比理科生强。因此,当你在校风严谨的理工类院校就读时,一定会显得“与众不同”。

  - 《金刊》访谈 受访者:周艾芹

  现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航天为办学特色的理工科院校。虽然这所大学人数高达数万人,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大约是7:1,有的专业甚至是“和尚班”,我这个其貌不扬的“丑小鸭”(还是谦虚一点好)走在校园里总能感觉到四面八方向我“投”来的注目礼。

  在学习生活上,我也不甘“理科生”之后。来校报到的第二天就报名参加了校学生会和校艺术团的“招新”,凭借自己能歌善舞的优势,轻而易举地被选为学生会文艺部副部长,并成为校艺术团的一名骨干。不知不觉来北航已经一年有余了,不仅在学习上如鱼得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还锻炼了我很多能力,长了不少见识。选择北航,我无怨无悔。

  - 《金刊》提示

  1. 名牌理工科大学“龙门”难跃

  虽然大多数理工类院校录取文科生门槛较低,但也有例外,如清华大学。众所周知,清华大学向来以工科见长,但近年来为了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精英式人才,大力发展文科专业,其发展速度可以用令人“瞠目结舌”四个字来形容。以清华大学法学院为例,1999年4月25日在清华大学建校88周年之际正式复建,时隔几年,如今已发展成为名列前茅的国内著名法学院。如此强大的发展势头,让报考该校的文科生与“年”剧增,且录取分数线直逼北大,在个别省市,甚至比北大还高。

  因此,文科生在填报理工类院校时,一定要对所中意的院校来个详细“考察”,广泛搜集各方面信息,并列出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整体比较,然后再做出自己的人生抉择。

  2. 透过现象揭秘专业“本质”

  理工类院校开设的文科专业,尽管名称与文史类院校相同,但所开设的课程和学习内容乃至专业发展方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理工类院校往往依托自己的理工科优势,结合自身实际,为自己“量体裁衣”开设相应的文科专业。以法学类和语言学类专业为例,西南交通大学结合自身实际,开设了工程经济法方向的法学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立足国防、服务航天,重点发展了外层空间法和国际法专业;很多中医药大学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都开设了医药营销方向的英语专业等。此外,同样开设新闻学专业;华中科技大学较之人大更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在开设一般专业课的同时,还开设了photoshop等课程。

   然而,对文科生来说比较“要命”的一点是,很多理工类院校为了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结合自己的理工科优势为文史类专业学生开设了文科数学、大学物理、化学专题等大学必修课程,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大一期间要学习文科数学,且为考核课,是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条件。因此,报考理工类院校的文科生要格外注意了,如果你数学成绩较差或者对数学不感兴趣,最好能避而远之。

  3. 泾渭分明,细述迥异校风

  一般来说,文史类院校往往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浪漫有余而严肃不足,她更注重学生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除了学好专业课以外,各种社团活动此起彼伏,通过四年的学习,你的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待人处世能力也会大有提高;而理工类院校往往校风纯朴,学风严谨,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她强调培养专业人才和专业技能。因此,你一定要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扬长避短,选中与自己相匹配的大学和专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四、文科生报考专业大盘点

  文史类专业(9个小类):

  哲学类、法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教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图书档案学类

  文理兼收类(10个小类):

  1. 外国语言文学类: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等

  2. 经济学类:包括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3.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括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

  4. 公共管理类: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

  5. 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6. 新闻传播类: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

  7. 中医学类:包括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骨伤科学等

  8. 药学:药学、中药学、药品营销等

  9. 艺术类:包括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播音主持与艺术、摄影、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

  10. 体育类:包括竞技体育、体育健身与保安、运动训练等 

  总之,作为文科生的你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的高考中如果能考出优异的成绩,圆自己的大学梦,那就恭喜恭喜了。但如果遇到“心有余而分不足”的情况,也不要垂头丧气,黯然神伤。《金刊》提醒你:换个角度,更多地去了解一些理工类院校,也是填报志愿的一大技巧,多一点认识就会给自己多一种选择,也就多一条出路,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金刊》给你支的这招,不失为一条“曲线救国”的上策。只要努力,是金子在哪个“象牙塔”都会发光的。

  本文选自《高考金刊》杂志的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全文

[上一页] [1] [2] [3]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